close
 

中國時報A15/時論廣場2005/12/20

我十六歲,我沒有手機

 

Angela Lin

近日看到不少台灣「卡奴」的問題,心理有所感觸,以我一個高三學生的觀點,

我認為問題就出在小孩的零用錢取得,及更進一步手機使用的問題上。

我今年十六歲,即將升上十二年級,從五歲舉家移民澳洲至今,我沒向父母領

過零用錢;更由於每天由父母接送上下學,所以也沒有使用手機的需要,至於連我

母親在澳洲都申請不到的信用卡,在我,更別提有沒有信用卡的問題了。

我不知道其他亞裔澳洲孩子的情形,但我知道我的澳洲同學不少跟我一樣,沒

有手機、沒有零用錢也沒有信用卡。難道我們這種年級的孩子不需要社交或不缺零

用錢嗎?事實上,我們也需要買朋友間的生日禮物,再加上情人節、聖誕節等等,

彼此間的互相饋贈,禮數也不少。只是,我們習慣自己去掙錢。

 

在澳洲只要滿十四歲又十個月就可以開始打工,事實上學校在學生滿這個歲數

後也會安排兩週的工作實習課,所以澳洲孩子普遍都有自己打工的習慣。我的不少

同學會利用下課到超市或速食店打工,一小時澳幣七元(一澳幣大約二十五台幣)

的基本工資,一星期做兩天,每天五小時,一週就有七十元的收入,這可能是他們

的零用錢,也有的同學還必須按比率分擔家裡的開銷,收入七十元,也許他要上繳

家庭信託二十元。

 

沒到超市或速食店打工的同學,有的會利用假日替人洗車,一家三兄妹沿著社

區挨家挨戶的按門鈴尋找工作機會,洗一輛車五元,一天下來洗個十幾部車的機會

不是沒有;還有就是發傳單或替慈善單位募款,或是像我,利用下課幫其他較小的

孩子做伴讀,一小時澳幣十元左右,一週工作六小時,這就是我的零用錢。到了十

一年級,我也開始幫其他孩子修改作業賺錢,及利用暑假找商機替台灣來的商人做

口譯,林林總總的小工作,就是我們的零用錢。弟弟今年十二歲,他則幫鄰居清理

游泳池或垃圾桶,賺取自己的零用錢。

 

談到手機,可能是環境不同,在澳洲一般同學上下學都由父母接送,所以除了

通學的同學會用手機外,很少看到同學用手機,甚至像我們學校,根本禁止學生帶

手機到學校。有手機的同學幾乎都使用預付卡,父母通常都給一個月十五至三十元

(約台幣三五○至七五○)的額度,方便父母連絡我們用。如果不用預付卡,電信

公司也有所謂限制通話費措施,手機的申請如是父母為子女申請手機,可要求電信

公司做通話額度限制,只要孩子手機額度超過限定就自動斷線。

 

談到預付卡,電信公司為了 方便使用預付卡者,還推出預付卡與預付卡間互打

免費的優惠專案,我想這些都是推出給學生的優惠措施吧!手機有通聯需要才能使

用,使用有額度上的限制,盡量找免付費的方式通話,至於在家裡孩子使用電話需

要通過父母同意等等,這些都是澳洲父母給孩子「省著用錢」的基本花錢觀念。

至於我們家人沒有信用卡可以用的問題,並不是我們沒有用卡的習慣,而是因

為媽媽在澳洲是專職的家庭主婦,雖然其名下有存款,但是沒有薪資收入,根本就

被發卡銀行拒絕,辦不成一張信用卡。所以我們家只要現金卡,沒有信用卡,至於

連讀大學的表哥都沒有的信用卡,更別遑小小年級的我有信用卡了。

 

所以,「卡奴燒炭刷掉生命」、「當街搶劫,卡奴鋌而走險」,「百萬卡債、

連累爸媽」等等台灣的卡債問題,以我一個小孩的觀點,認為問題就出在台灣父母

給孩子錯誤的零用錢觀念及錯誤的使用手機觀念。動則數百、數千,甚至上萬的零

用錢,拿得何其容易,花錢花的何其容易,用手機聊天聊到上千、上萬何其開心,

燒錢又燒得何其容易,當然長大後信用卡也刷的容易多了。

 

從小沒有掙錢不易的觀念,長大後又怎麼會有正確的金錢觀念呢!這就是一個

十六歲小 孩對卡債問題的見解。

 

(作者為澳洲布里斯本十二年級高中學生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a06312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